【2025星光:我看大赛】那一刻,星光的意义终于具象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8日     

 

“我们队!二等奖!!”深夜十一点多,手机屏突然亮起,在这夜晚显得格外亮眼。看到消息来自白若寒老师,我的困意瞬间蒸发,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盯着手机屏幕,激动得差点从床上跳起来,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队友们,在等待回复的过程中,我望着窗外闪闪发光的星星,回顾自己近半年的备赛历程。

1月11日,为期七天的寒假集训开始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学习短视频制作呢!张艳、白若寒两位指导老师在曹杨职校5303室为我们讲解短视频制作的四个模块,以及每个模块的分配。在听到模块文案策划时,我的“编剧”细胞在身体中踊跃,同时我的心中也酝酿着一个参加比赛的梦想。

作为2024级的新生,我的大赛经历一片空白。但是,俗话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我虽然没有成为种子选手的实力,但是拥有被抽中的运气!

在等待抽签的训练过程中,我与张老师分配的两位队友成立了一支队伍。每天积极完成老师们在云班课布置的作业,坚持每周完成一则短视频的制作以及策划书的撰写,并在各个班级进行路演展示。在此期间,张老师和白老师总是精确地指出我们在技术以及表达上的不足,并为我们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4月23日,抽签名单公布了。我的名字孤零零地挂在名单首位,而并肩训练数月的队友却意外落选时,巨大的失落感瞬间吞噬了中选的喜悦。与新队友的磨合期,压力如影随形。

这份压力在一次重要路演彩排时彻底爆发。轮到队友阐述关键的技术要点时,本该同步播放的图表却迟迟未出现。新队友小焦急地用眼神示意我继续操作PPT,慌乱地在电脑上点击着,额角渗出汗珠。时间一秒秒流逝,台下的老师同学鸦雀无声精心准备的逻辑链条因为缺乏视觉支撑而显得苍白无力。那一刻,强烈的挫败感和“拖累团队”的愧疚感如冰水浇头,我声音发颤,大脑一片空白,几乎无法继续。彩排草草收场,我冲出教室,躲在楼梯间,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只觉得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比赛前景一片灰暗。

白老师最先发现我的异样。她没有责备,只是轻轻拍着我的肩:星星要穿过黑暗才能闪耀,困难本身就是光的一部分。她耐心倾听我的焦虑和不安,温柔的话语一点点平我内心的褶皱。更让我意外的是,领队黄龙老师第二天一早把我们拉到了操场。“动起来!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甩掉!”他塞给我们羽毛球拍。几轮酣畅淋漓的奔跑、跳跃、扣杀后,汗水浸透了衣衫,胸腔里积压的沉重竟真的随着急促的呼吸消散了大半。身体的疲惫神奇地驱散了精神的紧绷,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畅快。

收拾好心情,我迎来了与新队友的磨合期。记得初次在1418训练室见面时,我们三个只尴尬地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制作老师在群里布置的作业——完成一套赛题。也许是对于新队友的生疏,我们三人竟“默契”地超过了规定制作时间。就在我们做好被批评的准备时,等来的不是批评,而是一套新的训练方案。我们感到意外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老师对我们的付出,于是我们团队下定决心,发誓这次一定要出成绩!

每完成一套赛题,我们团队总是聚在一起,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三个的默契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也观察到了每个人在表达方面的能力。我将这一重要信息融入路演展示的台词分配中,并反复朗读、修改台词,以确保语句自然流畅,这使得我们路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想,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中,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并不是奖项,而是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培养与队友的默契度……

那个深夜,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二等奖”的字样,窗外星辰仿佛也明亮了几分。原来,璀璨的星光,并非总在遥不可及的天幕,它也曾是师长拍在肩头的温度,是汗水滴落操场时折射的微光,更是那个在跌倒的阴影里,被温柔扶起后,终于学会自己发亮的——崭新的我。这束光,足以照亮未来更长、更远的征途。也许明天,我就会把这段星光下的蜕变,写进新的剧本里。

 

 

供稿:24数媒 傅君玲

指导教师: 若寒

审核: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