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职校OM团队成长之路:热血逐梦,从零到一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参与2025上海头脑奥林匹克选拔赛,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创新实践之路。此次参赛,学校旨在通过OM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探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2024年10月23日,党总支书记陈蔚亲自带领相关教师前往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习该校在OM比赛中的成功经验。次日,职业院校学生比赛活动启动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曹杨职校备战的序幕。

图1 外出学习

随后,学校进入了OM社团的组建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积极投入到宣传和筛选工作中。指导老师从众多报名者中精心挑选出7名各具优势的同。这些同学来自不同专业,带着各自的专业特长和创意激情汇聚在一起,为团队注入了多元活力,为后续的比赛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1日,社团迎来了破冰活动日。在老师们的精心策划下,成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团队凝聚力初步形成。老师们希望大家能迅速融入团队,为即将到来的紧张备赛做好充分准备。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解读赛题、选定长期题《精彩的比赛》并撰写剧本的工作中。老师们引导学生发挥跨学科思维,将不同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剧本创作中。

图2 第一次培训

经过深入讨论和投票,“龙杨救援队”这一主题脱颖而出。“龙”,象征着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学校的“劲龙社”龙舟社团,作为明星团队,曾在龙文化全能赛上勇夺冠军,其蕴含的齐心协力、敢为人先的龙舟精神,是学校的骄傲,OM团队希望借此激励成员们传承和践行这种精神;“杨”,取自“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这是学校首次参加头脑奥林匹克比赛,大家渴望通过努力将母校的名声传播出去,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图3 设计百变小魔仙

4 小车进化史

此后,每周至少两次的社团活动成为常态。作为指导老师,扶苗苗、刘家志和何涛三位老师总是提前到达场地,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从赛题解读到道具制作,从表演排练到即兴题训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2024年12月2025年1月,团队进入设计并制造小车、制作道具、即兴题练习、排练的关键阶段。在设计制造小车的过程中,何涛老师和刘家志老师始终陪伴在学生身边。他们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操作工具,耐心地指导学生优化设计。2024年12月中旬,李千沣等同学在搭建小车框架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先是发现车子宽度超标,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思考,最终决定将后轮驱动轮的轴两端各缩五厘米并更换轮胎。紧接着,又遇到电池不匹配的问题,买到合规的12V电池后,却发现电机需要48V驱动。关键时刻,老师们凭借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思路,在老师导下,李千沣想到利用升压器将12V升压成48V,成功让小车启动。

图5 焊接.jpg

图6 焊接小车.jpg

图7 小车4.0.jpg

图567 焊接小车

对于即兴题练习,扶苗苗老师花费了大量心血。她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即兴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一道建造跨越桌子的桥的即兴动手题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在紧张的动手操作后,扶老师仔细地为学生分析题目,指出除了搭建长桥,还可以利用剩余材料搭建短桥,并且强调要善于利用得分规则,让桥梁接触高分区以获取高分。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答题技巧,还培养了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思考能力。

图8 即兴题练习.jpg

图9 即兴题冲刺2.jpg

图10.jpg

图8、9、10 即兴题练习

在整个备赛过程中,团队也遭遇了不少挑战。比如在比赛前3天,赛题小车需要在障碍二使用的灯突然打不开。大家心急如焚,但在队长胡骏晖同学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排查线路、检查连接口和电池,终于在比赛当天解决了问题。胡骏晖感慨地说:“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这些经历是我们团队的宝贵财富,也将激励我们未来不断前进。”

比赛前夕,在队长的带领下,大家仔细清点道具和工具。之后,所有参赛队员和老师在学校一起吃晚饭,边吃边讨论第二天的比赛计划。三位指导老师和团委老师轮流询问七位主力队员比赛现场裁判可能问到的问题,队员们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们随后对回答进行修改和提出意见。

图11 清点道具.jpg

图11 清点道具

图12 比赛前夕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间也发生了许多温暖的故事。王悦说:“队长胡骏晖一直很照顾大家,有一天他没吃早饭还很困,我们不约而同地都给他买了喝的,他特别感动。”徐浩宇也回忆道:“比赛前一周每天都忙到很晚,但看着道具准备齐全,特别有成就感。比赛当天正好是葛萱同学生日,赛后大家一起为她庆祝16岁生日,真的很难忘。”

图13 过生日

此次参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成立OM创新社团工作室,保障活动场地;邀请专家指导,组建专业授课队伍;提供充足资金购买材料设备,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图14 2025年1月校内中期汇报.jpg

图15 2025年2月24日OM项目汇报.jpg

图1415各阶段汇报成果

如今,比赛虽已结束,但曹杨职校对创新教育的探索并未停止。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完善OM项目的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储备,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聘请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提升指导水平。曹杨职校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OM品牌,将创新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供稿:工程技术专业部 扶苗苗

审核:党政办公室